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快讯

作业秀场|七年级科学:植物探秘之旅,展现生命之美

发表时间:2025-05-06 编辑: 叶金曼 浏览量:次 字体:

随着春日生命萌发的韵律,七年级同学开启了与自然对话的实践旅程。从娇艳花朵的形态剖析到种子结构的解码破译,每一份标本都凝结着同学们的细致观察,蕴含着科学思维与艺术审美的碰撞,展现着生命结构功能的精妙协同。

作业缘起

为深化初中科学新课标中“生命观念”与“探究实践”素养的落地,七年级科学备课组老师以春日生命勃发为真实情境,设计“植物探秘之旅,展现生命之美”主题项目。通过制作花、种子及果实标本的任务,引导七年级同学在观察、解剖、记录中建构“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视角,加深对植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提高同学们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设计贴士

材料选择

花卉选完整鲜艳的校园常见品种(桃花、樱花等),种子用饱满的绿豆、花生等,果实选新鲜无腐的苹果、核桃等。采集时用洁净剪刀剪取,种子可购买或从果实中取出洗净晾干,注意安全采摘。

制作方法

花果的处理:将花/果平铺纸上调整姿态,覆盖吸水纸夹入硬板捆紧,置于通风处晾干(数天至数周),定期换纸。种子的处理:在硬纸板设计排版,涂胶用镊子整齐粘贴种子,标注名称信息。干燥后可彩绘装饰。

注意事项

保持手部清洁,污染时用软刷轻拭。成品避光防潮保存,可装框展示或密封收纳。避免挤压变形,定期检查维护。

成果绽放

春风拂过指尖,在花瓣脉络中解码生命的诗意。七年级同学以科学之眼观察、艺术之心创作,将桃花的分层结构、种子的精巧设计定格成永恒。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场生命探秘之展。

心声回响

杨依冉:制作花的结构模型是一次有趣且富有意义的实践过程。在动手之前,我仔细研究了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雄蕊、雌蕊、花瓣、花萼和花柄等。通过查阅资料和观察真实的花朵,我对它们的形态和功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制作过程中,我选择了塑封盒、胶水等材料。用镊子把花进行解剖,每一部分都分开放好。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小困难,比如花瓣的粘合不够牢固,但通过调整胶水的用量和粘合方式,问题得到了解决。

这次制作让我更直观地理解了花的结构,也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花模型,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它不仅加深了我对植物学知识的理解,还让我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王若希:花模型的制作,是一段充满惊喜的科学探索。

起初,花的材料就让我费劲心思。首先,花朵需要有符合拥有所有结构的条件;其次,花朵需要定形,且可以保持原有颜色。

在网上查找了资料,发现使用制作干花方法可以达到效果。在材料到齐后开始了制作过程。在制作过程中,一层层分解花瓣时,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科学课本上的花结构。过程中刷新了我的认知,在课本的简图中本以为简单的花蕊部分变得复杂。

这次经历不仅是技术的学习,更是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激励我在未来探索更多可能。

李代越:本次科学素养作业“制作标本”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科学无处不在。即使是在生活中那小巧玲珑却有着灿烂笑容的鲜花,它们动人的身姿中也不知藏着多少科学的秘密。制作标本的过程不仅让我了解到一个小小的杜鹃花有那么多的结构,还增强了我的动手能力。从一开始鲜花无法保存,到利用烤花,压制干花的方法来解决。此次活动将书本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可见的实际操作,让我在动手实践中进一步开拓视野与成长,这就是科学实践的魅力所在。

张琴淇:这次做标本让我收获很大,完成这份作业不仅要运用到科学知识(如雄蕊和雌蕊的辨认),还用到美术知识(如标本干花制作及边框的修饰)。当然,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例如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度。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我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并精心地为标本套上了塑料袋。

赖登旭:这一次的标本制作活动非常有意义,在这次活动中,我走出家门认识周围的花卉植物,同时我的周末生活有了别外的乐趣。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收获了乐趣,还筑固并切身体会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丰富了生活,锻炼了手工制作能力。

艾泽洋:这次植物的解剖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自然生物的魅力。从挑选完整花朵到耐心压制标本,每一步都锻炼着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在种子排版时,需要平衡科学严谨与艺术美感;当亲手将零散材料变成生动作品时,满满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次制作让我读懂了植物生命的精巧构造,更培养了我们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大自然的每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这次与植物的深度对话,让我对生命科学产生了更浓厚的探索热情。

 

花朵和种子的结构秘密在纸面解码,在相框和滴胶封存中凝冻,这个春天,七年级同学通过走近自然、解密植物,完成了一次特别的科学实践活动。通过观察身边植物的花朵和种子的结构、逐步解剖、制作简易标本,大家不仅掌握了植物结构与功能的神奇奥秘,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观察力与动手能力。科学从不是冰冷的文字,当我们用胶水固定桃花的结构,用画笔标注种子胚叶时,"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真理,化作可触摸的春日诗行,悄然融入对同学们对生命的理解。

希望这次探秘之旅能让同学们保持对自然的好奇,未来继续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世界,用发现的眼光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生命之美。

一审 | 楼林子

        虞欣瑜

二审 | 赵青静

三审 | 陈珊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