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快讯

研训故事|七年级英语:借项目驱动学海深游,探英语世界文化魅力

发表时间:2024-06-11 编辑: 叶金曼 浏览量:次 字体:

近日,我校英语教研组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项目化教学研讨会,聚焦于项目化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全体英语教师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课堂呈现

活动伊始,英语组余舒柔老师以一堂引人入胜的M11U1《They Touch Noses!》公开课开场,将我们带入如何成为学校文化大使的探索之旅。余老师巧妙运用了项目化学习策略,驱动整个学习过程。

她通过生动的视频展示和图片复现,瞬间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余老师结合精心设计的听力训练,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独特运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语言知识,更在余老师的引导下,深刻体会对不同文化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

随后,余老师鼓励学生以口语表达和表演的形式,展示他们对本课语言目标的掌握。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协作,将所学知识巧妙地融入表演,展现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整堂课学习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形象生动、条理清晰。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更在情感上得到了熏陶,深刻体会到文化的多元与包容。余老师的这堂课,无疑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富有成效的英语教学模式。

课后点评

评课讨论环节随后展开,讨论热烈且富有深度。

主评人郑慧芳老师对本堂课做出了精准而富有洞察力的评价,她用“有料、有人、有趣、有变”四个词概括了这堂课的精彩之处。郑老师指出,本课在内容构建上极为充实,支架搭建精准有力,教具设计丰富多样,充分展现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本堂课以学情为出发点,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执教老师对学生的关注与理解贯穿始终。

在教学方法上,郑老师提到板书设计别出心裁,融入了世界不同国家的元素,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与传统课堂相比,项目化学习课堂目标更为明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激发,评价方式也呈现出多样性。

全体听课老师高度评价了本堂课的内容、教学设计以及学生的活跃度,并提出了宝贵建议。李梦静老师特别指出,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情境设计应更贴近生活实际,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实用性。唐晓航老师则针对如何创设更真实的情境提出了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方向。

最后,教研组长卓晓春老师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她点赞本堂课的板书设计和教具使用都非常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同时,她认为余老师的课在驱动任务设计上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尽可能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进行迁移和创新。

专题讲座

随后,张颖雅老师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讲座,主题为“如何理解初中英语学科项目化学习”。张老师以问题为导向,紧密结合学习英语、使用英语和核心素养等多个维度,为大家阐述了初中英语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核心内涵。

张老师明确指出,初中英语学科项目化学习并非简单地“做项目”,其本质在于通过项目化的方式深入学习英语。她强调,项目化作业应当源于课堂,最终服务于生活,使学生能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张老师从自己的学习成长过程出发,分享了她对项目化学习的独到见解。她详细介绍了设计模式、范例展示、作业类型以及反思小结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使大家对项目化学习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这场讲座不仅丰富了老师们的理论知识,也为他们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此次研讨活动,犹如一座知识的桥梁,在教师之间架起了互学互鉴的通道,更如一股清泉,为我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学习之旅上,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探索者、思考者和前行者。

相信每位教师都能从这场思想与视觉的盛宴中汲取养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智慧,行走在学习的征途上,探寻着未知的知识领域,思考着教育的真谛,坚定地踏出每一步,为学生开启一扇通向更广阔世界的大门,携手将我校的英语教育推向崭新的高度。

一审 | 楼林子

          王丽慧

          卓晓春

二审 | 赵青静

三审 | 陈珊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