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3-04-24 编辑: 叶金曼 浏览量:次 字体:大 中 小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科学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夯实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深入把握新课程标准核心内涵,2023年3月16日下午,科学组王晨熹老师在八(3)班教室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八年级下册《1.3 电磁铁的应用》,我校科学组全体老师参与现场听课。
探究:电磁之趣
课堂伊始,王老师以“电磁铁相比普通磁铁的优点”为疑问,进行旧知复习,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于生活中电磁铁应用的讨论,共同探究完成防盗装置设计。从电磁继电器结构的层层搭建到工作原理的步步讨论,并将其应用于实物图于电路图的连接中,同学们动手连接电铃,感受到电磁应用的魅力,并不断成功完善防盗装置的电路图设计。最后,王老师从知识与方法两方面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在课后练习中再次巩固了所学内容。
研讨·教法之重
评课环节,金一驰老师作为主评,指出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围绕电磁铁这一核心知识展开,通过教师点拨,利用装置设计,把电路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这节课教师亲切温和,学生参与度高,体现了良好的师生活动,使课堂很有生气。但这堂课的教学容量、教学时间把控还可以做得更好。同时,她指出在新授课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堂中的实验生成,进一步理解知识,语速可以略微放慢,课堂节奏适当放缓,带领学生在认知错误与改正错误中夯实基础知识。
学生微感言
这节课我们从“如何制作一个防盗装置”的问题开始头脑风暴,并引入了电磁继电器的概念,从而更深入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实质。这样的过程并不枯燥乏味,而是有趣新颖,我们也更好地吸收知识。最有趣的莫过于制作电铃的实践过程,自己动手时免不了要碰壁,这与单纯做题是完全不同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产生了许多疑问,但也从未停止试错的脚步,当铃响的那一刻,成就感涌上心头。在实践中我切身感受到了这一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点变得有意思的、有用。
——八(3)班 陈思蒙
这节课通过实践让我们把相应知识点理解得十分透彻,刚上课是旧知回顾,再渐渐引入新知,老师用这些环节引导着我们的思路,让我们积极投入到上课状态中。当遇到不易得出的结论时,老师也是充满耐心,引导我们结合实验,切身感受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让我们自己做出判断,这让我们更有成就感,听课效率也随之提升,还增加了上课的活跃性和趣味性。我感觉已经深刻理解了电子检验器方面的知识,受益匪浅。
——八(3)班 倪善美
教研活动的开展,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搭建了交流、学习与展示的平台。公开课,展现个人教学素养,更彰显教研组团队的研究实力。老师们也期待着,通过一次次探寻,让课堂目标多元性、情境真实性、内容综合性、学生主体性和评价全面性等方面得到提升,帮助学生构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构筑高效的学习系统,重建丰富的自我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