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3-03-23 编辑: 叶金曼 浏览量:次 字体:大 中 小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为优化我校老师评价理念和提升其命题思维,真正推进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思考和探索,近日,我校邀请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林超老师开展“抓本质,提素养,提升命题有效性”专题讲座,数学组全体教师参与本次活动,培训活动由我校数学组组长张富冬老师主持。
专家引领,明晰策略
活动伊始,林超老师抛出提问:什么样的试卷是一份好试卷?他从基础题、中等题、关键题三个维度展开解读,认为一份好的试卷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基础题真基础、各点分布合理;中等题有变化、与课堂相近又出其不意;关键题考重点、各题分布在不同板块。随后,林老师依托本次联盟校三个年级自命题的数学期中考试卷展开解读,评价了我校本次期中考三个年级段三份试卷关键题的亮点与不足。
林老师认为,命题应提高原创度,素材的选取要贴合生活实际,包含数学文化,考察的知识与能力要贴合初中学段要求,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难题关注后续发展,关键题顺应中考方向,强调学生数学阅读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探究操作类的题目,应一通百通、化繁为简,突出化归与转化思想,若能够进行项目化的尝试则为更佳。
深耕细研,把握编题
在第二个环节,林老师借鉴他校的命题,就其精彩之处进行解读,并从一道数学文化题切入,激活老师们对数学关键题命题方式的思考。他指出命题之初找素材,可以关注往年试题是否有共性特征、是否有通用的解题策略。此外,应关注构图特征、解法共性——在自然的图形上添线,关注构图过程、挖掘图形隐藏信息。
命题的精髓在于研究规律:有没有共同的东西,有没有给学生通用的策略,无效创新是无益的,而规律性的习惯是有益的,在命题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多做几份往届期中期末卷,关注其中的微变化、微调整,依照期末考的难度和标准确定期中卷整个章节的大致布局。
本次命题培训讲座在充实而有序中圆满结束。林老师清晰的阐述和生动的讲述,不仅从技巧上提升了我校及联盟校数学组教师们的命题意识与能力,还为我们指明了提升教学能力的方向。“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我校数学教师们在本次培训后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培训,不仅进一步了解了命题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且实质性提升了自身命题的技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必将以命题为导向,融会贯通,进一步提升我校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活动微感言
感谢学校如此用心地请来命题专家为我们提供命题分析和指导。林老师的每一次构思直击一线老师的内心世界,接地气,有担当。这次命题交流活动一方面破解了一线老师命题的鸿沟,另一方面指引了一线老师命题的方向,让每一位一线老师学会了如何去构思题目的生成过程,如何拆解图形背后隐藏的信息线索,实属一次符合一线老师心声的命题活动,希望以后多提供类似活动,为学校点赞,为林老师点赞,为在场的每一位一线老师点赞。
——张富冬
感谢学校搭建平台、邀请专家为我们开展命题讲座,让我们在专家引领下对命题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与进一步的思考。此次命题专题讲座,林老师从思想理论上进行了高瞻远瞩的指导,并从实践操作上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既有宏观上的把控和布局,又有微观上的打磨与雕刻,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研制命题的重要性,并对“题”炼精彩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教研有道,探索无涯,每一次的学习和蓄力,都能让我们更好地将所得所获回馈到教学实际中,感恩指导,欣喜遇见,学有所获,生生不息。
——汤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