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3-12-27 编辑: 叶金曼 浏览量:次 字体:大 中 小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点阵笔”作为多功能智能教学辅助工具,已经在七年级逐步铺开。为了进一步展示其用法,全组同行,共同学习、探讨其使用的灵活性、有效性,12月21日,张丽丹老师在七(7)班上了一节“点阵笔在科学试卷分析课中的使用”公开课,全体科学老师都参与了听课、评课。
课前学习
七年级科学组中第一批使用点阵笔的老师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并手把手教会其他老师如何使用点阵笔。
老师使用点阵笔进行课堂互动时,可以实时同步学生的做题情况,了解学生做题的参与率与正确率,还可以查看学生的书写回放以了解学生的答题思路,便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还能拓宽师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周二下午,张老师在七(8)班试上了一节课,七年级科学组老师们帮助她一起磨课,积极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
课堂应用
经过培训和磨课后,张老师在七(7)班进行了点阵笔的展示活动。
梳理知识体系
张老师课前批改时,根据学生微卷《密度的计算》的完成情况,统计出学生的薄弱部分,发现他们应用密度的公式及其变形公式比较混乱。课堂一开始,张老师就带领大家回顾公式,总结密度不变、质量不变和体积不变时公式的选择。
展示微卷错题
课堂中,张老师展示学生错题,引领学生再次对题目进行抽丝剥茧,分析题目中公式该如何选择和应用。同时使用了系统中直尺等工具的应用,让作图题更直观规范地呈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让人印象深刻。
举一反三再练习
练习时,张老师设计了点阵笔的多个应用:如倒计时道具的设计,既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更加专注快速完成布置的任务;变式训练中,设计了选择题,能很快掌握学生答题的参与度和正确率;设计的填空题和计算题,能看到学生的答题思路。
听课微感言
张老师在练习课上展示了点阵笔的多个应用场景,能够及时收集统计学生当堂选择题各选项选择的人数,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答题完成率、正确率,更方便对学生进行展示评价,更快速了解知识点未掌握到位、未参与的学生。另外抽查、倒计时等小工具也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专注地学习。点阵笔的使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课后练习及错题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帮老师精准化教学,让学生个性化学习。
——吴菲菲老师
本节试卷讲评课,张丽丹老师针对学生试卷上出现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点评和讲解,使用点阵笔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不仅能够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查漏补缺,规范解题步骤,而且还让学生直观、真切地看到问题所在,真正体会到做题规范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目标,使整个课堂充盈不枯燥。多种数据的直观展示更科学地反映和分析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达到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
——黄茜
张老师通过精心设计试卷典型习题的变式训练,对课内知识进行延展和深化,让学生再练习、再提高,在寻找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理解和运用知识,体会学科知识背后蕴含的精神、价值和方法论意义,形成核心素养。
——张莉培
学生对点阵笔的使用感受和建议
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世界,科技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点阵笔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充实。老师可以较快展示我们的课堂作业与笔记,点评每个人的优缺点,可以直接点出我们的错误,从而使我们的知识掌握更加扎实,印象更加深刻,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如果笔的颜色多样一点,我们改错题、做笔记就更方便了。
——吴小逸
对于点阵笔的使用,我是十分喜欢的,多功能又智能,很受大家喜爱,觉得十分有趣,很好地提高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做选择题时,超级方便,真的是实时展示。
就是偶尔笔的墨水不够连贯,会断墨,希望点阵笔的开发商能进行改进与修正,使它像日常水笔一样书写流畅,也比较轻便,这样点阵笔的应用一定能更广泛、更实用,期待科技让我们更好地成长。
——张佳航
科技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刚拿到点阵笔的时候,我就对它产生了兴趣和好奇。在使用过程中,我很兴奋,它的优点毋庸置疑,让课堂更高效,让当堂作业和思考过程可视化,如果未来点阵笔的握笔方式可以和平时水笔一样,点阵笔上的摄像头是360度无死角地传图,
这项高科技一定能为我们的学习提高更高质的服务。
——方乐怡
点阵笔的使用,在提倡教学改革的今天,为传统课堂注入了高科技的新鲜活力,基于大数据精准教学,教师可以对学生作业及学情数据进行直观的查看、分析,做到针对性教学,并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大数据为基础,用数据驱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走向精确化、个性化、智能化,一定会是将来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方向和领域。
虽然点阵笔可能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但也确实使课堂更活跃,学生参与度更高,教师也能关注到所有学生,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掌握更好,如果能将学生所提的意见建议加以改进,相信点阵笔将能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本次教研活动让我校科学组老师们认识到未来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方向,实现数据驱动下的精准教学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