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快讯

数•智教学 | 数据赋能初显成效,精准施教一路前行!

发表时间:2022-06-02 编辑: 叶金曼 浏览量:次 字体:

5月31日,温州市大数据精准教学项目实验学校工作会议暨大数据支持“教育共富”研讨活动在永嘉中学举行。本次活动以“精准教学 智创未来”为主题,探讨大数据支持背景下的精准教学与“教育共富”实践。各县市教研部门负责人,70所实验学校的负责人,永嘉、苍南、平阳、泰顺、文成五个区域部分学校负责人在现场或通过线上参与活动。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喻伯军,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书记、院长徐海龙,永嘉县教育局书记、局长周旭亮在讲话中都表示将大力推进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教学项目,促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共富”落地开花。

此次活动中,我校很荣幸代表温州市初中学校向与会人员分享了本校精准教学项目的实践与研究。

唐晓航老师在主题为《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的案例交流中,从背景、实施、成效、后续思考四方面详细介绍了我校精准教学项目的现状和后续方向。

背景

校本教研和师徒结对是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往的校本教研往往是教研组内进行随堂听课,然后老师们凭感觉和经验进行评课议课,缺乏循证研究。而师徒结对作为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一种途径,往往是以徒弟听师傅的课为主加上师傅对徒弟公开课的指导,缺乏师傅对徒弟课堂的常态指导和动态跟踪。

去年,我校成为了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试点学校。平台针对课堂中学生的五种行为(即听讲、读写、举手、应答、生生互动)和教师的四种行为(即讲授、板书、巡视、师生互动),每30秒采集一次数据,分析师生各种行为在课堂中的时间占比,并根据平台设置的常模,判断教师课堂是属于对话型、讲授型、练习型还是混合型,最后根据采集的师生数据,形成课堂学生表现曲线,供教师研讨分析。

实施

学校借助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通过校本教研和青年教师的常态课堂跟踪这两个载体,开展循证研究和常态化数据支持的教师课堂行为改进研究,以促进教研组和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途径1:基于数据的循证教研

  途径2:探索常态化数据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

在教师个体层面,即通过常态化课堂录播,教师自我分析课堂数据报告,反思教学行为,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改进。在数据分析方面,我们引导教师关注师生课堂行为时间占比、关注参与度曲线中的波峰和波谷,从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技术应用、课堂管理等方面分析引起课堂数据变化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和改进,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

在学校层面,一方面,我们开展教师个人不同阶段课堂行为的对比分析,分析教师在不同阶段的教学行为变化,开展同一个班级不同学科间教师课堂数据的对比分析,同一学科内不同教师课堂数据的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建立教师的课堂“数字画像”,对教师的课堂行为提出建设性改进建议,同时也提炼其教学“闪光点”。

另一方面,我们将提炼出的“闪光点”与全体教师进行分享,例如:什么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经过大量的实例研究,我们发现多媒体形式的多样化、教具使用的适切性、教师的规范板书演示、新旧知识的关联构建,这些行为都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呢?数据显示,小组活动及展示、任务驱动教学能使学生注意力维持更久;而什么样的教学可能是低效的?通过课堂实录切片发现,教师较长时间的连续性讲授,学生的课堂表现明显降低。我们通过这样基于数据的分享,引发教师对自己课堂行为的审视,从而优化自身的教学行为。

成效

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我们通过构建基于数据的循证校本教研体系和常态化数据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帮助教师分析和判断教学设计与自我课堂教学实施的一致性。基于这些分析,教师能够对自我教学进行有效优化。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比如,这是一位年轻教师在两个学期的实践阶段的课堂模型对比,通过常态化数据反馈,其讲授型课堂明显减少,对话型课堂增多。这是去年11月份4个实验班的205节课的常态跟踪数据,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同时,学校和老师也获得了多项荣誉。

思考

数据虽能提供客观依据,却不能100%反应课堂实际,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存在着一些的困惑。比如,该如何科学使用数据,让数据能够更好地辅助教育教学?能否将设备移动到固定教室,让更多的师生参与进来,让有限的设备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如何更充分地挖掘数据背后的涵义,让数据能更有效地被利用?在数据解读的基础上,能否构建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模型,能够让年轻教师根据课堂模型快速站稳讲台,走向成熟课堂?

借助信息技术,基于数据驱动,促使教师课堂行为得以改进,但这还不能充分说明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以学生的学习绩效作为衡量指标。下阶段,我们打算跟踪研究教师行为的优化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循证教学评一致性。

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依托大数据,精准寻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为实现教育共富的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唐晓航 赵青静 图/吴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