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快讯

新竹·一起战“疫”(一)| 疫情之下,我们观察,我们思考!

发表时间:2022-05-05 编辑: 叶金曼 浏览量:次 字体: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我们在慌乱中戴上了口罩,只是没想到,这一戴就是三年。

前段时间,当初的情景好像又重新来过,病毒变异,多地呈散点式爆发,线上办公、云端相聚又成了很多人的常态,#那些被疫情偷走的时光#登上热搜,“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等网络语句逐渐流行起来。

我们文学社的同学在对现状的热烈讨论中,萌发了“不如写下来”的念头,那么,请看看我们同学在疫情之下,于生活学习、媒体报道中引发的丝丝缕缕的思考:

最可爱的人

2022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成了社会最关注的问题。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他成了温州“逆行者”中最可爱的人之一。

他,就是市公安局交管局三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戴伯静。额头上,贴着一块沾有血迹的纱布。连续几天的奋战,他累倒了,一头撞上了墙壁,缝了5针。

疫情当前,刻不容缓。这位中队长积极主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抗疫。每天,他早早来到单位,到防疫检查点执行任务。那天,他说:“晚上12点,安排了同事接班的,但警力不够,我主动提出顶班。大家都很累很忙,我是特警出来的,就得多担待一些。”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决定让人肃然起敬。这种坚守,背后流露出的不正是坚定的信念吗?

为人民服务。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哪里有困难,我就第一个上。

15个小时,747辆车的核查。

夜里一直到凌晨,从高速出来的车辆一直没有停过,一辆接着一辆。他就像永不知疲倦的机器一样,一辆接着一辆地排查。下班后,仅仅在家迷迷糊糊地休息了两个小时,他就又来到了社区当防疫志愿者,维持秩序,协助医护人员做好核酸检测。他知道,这里的一分一秒都是在与时间赛跑。自己的苦累不算什么,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共同努力,抗击疫情。

次日早上7点30,才有同事过来接班。

3月11日,金庭花园门口,他一站就是6、7个小时,下午5点才结束回家。3月12日,忙了一整天的他,疲惫不堪地拖着沉重的身子回家了。头一晕,不知不觉地倒了下来,额头上全是血。医生说:“伤不算严重,休息几天就好。”就这样仅过了一天,戴伯静二话没说又返回岗位。正如很多人朋友圈里所说的那样,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牺牲自己,替你负重前行。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不需要你歌颂我,不渴望你报答我,我把光辉融进祖国的星座……”

《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中所唱的,不正是戴伯静这样的中华好儿女吗?

\图  2021级4班 滕宣睿

指导老师  林文凯

冬日的句号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被疫情偷走了3年。

寒假里我依然同前几年一样,待在家中甚少出门。记得在2020年的时候曾计划去江苏过冬,结果准备动身的时候,疫情就悄无声息地踏入了生活,措手不及地将一切计划打乱,于是它就一直被耽搁了。心里当然是有些难过,可是少外出也是我这个普通人在特殊时期所能贡献的一点力量。

冬日的寒风刮过大地,掠夺走了大地上原先的色彩,周围一下子变得灰蒙蒙,好像是没有希望的模样,我的情绪也随之跌落、跌落……好久没听到邻里之间串门在别家门口聊天的声音了;很久没闻到从家中、餐馆里飘出的饭菜香味了,那些好似也留在了过去,被那冬风囚禁在了过去。一瞬间突然想回到过去,回到那曾经温暖的冬日,而不是生活在冰冷冷、战战兢兢的现在。

要出门了,带上那只淡蓝色的口罩,跟它在一起闷闷的,却又离不开它,这也是一件难过的事。街上人很少,只看到蓝色的口罩在街道上浮动着,这算是一种相隔么?入店之前,一把测温枪举到额前,不是真枪,却也让人人心惶惶,等“滴——”的一声响起,那悬着的心才归位,出来买东西对于我而言,在这时期好似也是一种忍耐。

树上是光秃秃的,冷冷清清的,不知为何在这三年的冬季里,唯一的一抹绿色竟是个叫“绿码”的东西,还有体温正常时亮起的绿灯。为何将它们设为绿色呢?是因为它们像春日嫩芽一般给予人希望吗?这样一想,在这灰沉沉的冬日里,也有了一丝的慰藉,叫人不会一直消沉下去。

电视里播报着疫情的最新消息,数字的波动永远拉扯着人的思绪——下去些了,疫情应该要结束了——又上去了,不要严重起来啊!几个白色的身影在屏幕前闪过——是医护人员!是从春日来的天使!他们一下子就变成了最好的镇定剂,安抚人心的力量总是那么的神奇。

我从窗户向外望去,觉得也许还应该是如同往常一般的单调、凄冷,于是随意地向树枝上望了望,却是瞧见了一抹新绿,那是从灰棕色树枝底下钻出的绿色,在灰色调的世界中是那么的明显,好像是一缕希望飘到了枝头,那是一抹让人可以产生无限美好遐想的颜色,因为它预示着春日要来了。

虽然在此时我仍不能去看我想看的风景,但是当这抹绿色渐渐晕染,就会变成寒冷冬日的句号,而在这句号之后的,就是鸟语花香的暖春。

 文\图 2021级1班 唐诗思

指导老师  吴琅琅

携手共行

今年3月11日起,时隔两年,疫情又开始全面爆发。11日前一天晚上,看到各个聊天群都在传五马街发现一例阳性患者,我不以为然,想着“不信谣,不传谣”,可在收到班主任发的停课通知时,心情顿时变得惶惶不安。

每个孩子都想着要是能不上学就好了,可疫情临头,真的在家上网课时,却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惬意。每天在“床头床尾一日游”中,回忆着春夏秋冬在学校和伙伴们嬉笑怒骂、追逐打闹的点滴。从未感觉到时间过得如此慢,如此枯燥。凝望着之前的照片,我们仿佛咫尺之间,却隔着遥遥无期。

这次疫情的蔓延,使我想起了2020年初那个寂静的春节。在那个不平凡的春节,钟南山耄耋之年临危受命,奔赴抗疫第一线;在那个不平凡的春节,夜空中没有五彩绚烂的烟花,但有一封封医护人员们连夜写的“请战书”和鲜红的手印;在那个不平凡的春节,非大型战争不使用的战斗机,却在不停地运送着一箱箱物资。

“不计报酬,不论生死。”总有人在黑暗中逆着光前行。从武汉到吉林,风华正茂的女孩们为了国家,剪短青丝,毅然而然地穿上防护服。我偶然间翻到一张照片,图中是一位刚脱下防护服的护士。12个小时的工作让她的神情看起来有些疲惫,口罩在她的脸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天使的印记”,但她依然乐观地对着镜头微笑,汗水滑过她的额头,眉梢,脸颊,一袭白衣,也遮不住灵魂的滚烫。可这张照片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痛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的思念之情或许也愈发难以遮掩,家人,也是他们砥砺前行路上最大的慰籍。

如今,疫情还在持续蔓延,返校拿书的那一天,平常喧嚣的街头已然看不见川流不息的车辆、成群结伴的学生,阳光下,我只能听见树叶窸窣的声响。空荡荡的学校,空荡荡的班级,空荡荡的走廊,过度的寂静使我的心也忐忑。我们也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老师说“双减”是减掉不自律的学生,那么在家“双减”就更加令人担忧,这会使同学之间的差距“跳崖式”增大。在这个重要的关头,我应该加倍努力地学习,当然也不能忘了常通风,勤洗手,保持“说一米就一米”的距离。

医护人员们还在努力平息这没有硝烟的战争,期末考倒计时的钟声已经敲响,我们也要和他们一起,奔赴各自的战场。希望伴着热烈的蝉鸣,我们都能交上各自满意的答卷。

\图  2020级8班 夏冰瑶

指导老师  陈政卉

感恩有你

2022年,本以为疫情结束,大家可以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可谁曾想,疫情卷土重来,袭击了上海,但有那么一群人,筑起了抗击病毒的防线。她们就是最美逆行者。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女骑士李志梅。当听说上海需要外地骑士前往增援时,在河南安阳的李志梅坐不住了,和家人商量后,她决定前往上海,成为一名女骑士。自3月24日起,她一直在浦东新区为封控小区的居民配送米面粮油、生鲜蔬菜等各类生活物资。问她为何选择“逆行”,她脱口而出:“我在上海工作过,对这个城市有感情!”即使只做了半年的房产销售,但她对上海的喜爱和热爱支撑她来到这个高风险地区。

当记者问李志梅“怕不怕感染风险”时,她坦言,“这方面的担心是难免的,但怎么办呢?做好防护,不掉以轻心吧。”她配送过的一个个小区里,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穿红马甲的社区志愿者忙前忙后,大家都在为防疫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电话里的顾客“谢谢”说个不停,她真切感受到了骑士工作的价值。“我们可能比不上医护人员、警察等人,但是能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为大家服务,内心觉得很骄傲。”没错,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最美逆行者让我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面对着感染的风险,她依旧选择坚持。当我看到这么多人一起抗疫时,内心也燃起了热血,仿佛在和他们一起保家卫国。

我又想起了小区门口的保安。疫情期间,各个小区安保更严了。不只是为了防止坏人进入,更是防止疫情的传播。保安叔叔,你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坚守岗位,认真为出入的每个人测量体温。这份工作虽然普通,但很重要。在别人躲到家里,非必要不出门时,每天天还没亮,大风呼啸,你已早早站在门口;夜已深,居民楼早已没有一点灯光,你却仍然站在门口,为小区的安全保驾护航。你们的认真负责,令我敬佩不已。

有一天,天气炎热,天气预报39℃,晒到地面上的温度应该就是超过40℃了。我和妈妈去附近的菜市场买菜,回来时满头大汗,连口罩都被汗水打湿了。你依然坚守岗位,站立在小区门口,任凭日晒,工作上没有半点懈怠。量体温,查健康码,有条不紊。汗流如注,满脸通红,双眼如炬,像雷达一样扫视着四周,警惕地看着小区人员的出入状况。见我们来了,便大步走上前来,礼貌地请我们扫码,见是绿码便礼貌地点头,又站到岗位上认认真真地敬了个礼。你那忠于职守的精神实在令人佩服。

虽然你这么辛苦,但却还是有一些人很不配合你们的工作。记得那一次,我在楼下散步,恰好看到了这一幕。你在门口站岗,一个人想要进入小区,你拦住他,说:“先生,请您量一下体温。”那人不耐烦地说:“哎呀,量什么量,我又不发烧!”“请您配合我的工作!”你义正言辞地说。那人彻底爆发了,冲你大喊大叫:“我有急事,快让我进去,别挡道!”你耐心地劝阻道:“您这样有失体面吧,这是上级的命令,现在是特殊时期,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也为了全小区人的安全,请您配合!而且这也是我的责任!”那人自知理亏,音量低了下来,“好吧,那你快点!”你对工作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态度,让人信服。

感恩有你,上演最美逆行,在他人窝在家中躲着病魔时,你却挺身而出,主动站到抗疫前线;感恩有你,不辞辛苦、不分白昼地奋斗着;感恩有你,让更多人逃离了病魔的魔爪,从此身边有情,心中有光。

\图  2020级3班 叶依晨

指导老师  陈碧

肩并肩

我踏在人行道上,看到道路两旁的灌木丛冒了新芽,不论是从左侧或是右侧冒的,总之,是向上长的——光凭这点,就值得欣慰。春风从口罩边缘偷偷跑进来,我感受着清新与明媚,加快脚步。

待我气喘吁吁跑到学校门口,额头上顶着又细又密的汗,惹得碎发死死黏在额角。鼻翼上的湿润早已沾染口罩,大口哈气也使口罩内侧不再干燥。

“保安叔叔,七年级的学生来拿作业!”我掏出手机并出示防疫码的页面,朝保安室里喊着。每说一个字,湿湿的口罩就贴合嘴唇一次,太难受了,我的手按捺不住想摘下口罩……

“别摘!”保安室大门突然被打开了。

“人也先别进来!”保安走出来,面对着我但离我很远,双眼似乎微眯着,嘴里还念着什么,细听……

“校服……穿了。口罩……没摘。防疫码有了……绿的。”他边说着,边扫视着我全身,最后点着头,上前像是要叫我进来。我如释重负,松了口气往前走……

“嗯……诶!给班主任打过电话没?”保安大叔突然开口,我吓得一抖:“啊?还要……”话音未落,他突然站定,盯着我说:“首先,给班主任打电话。班主任负责传达给政教处老师,政教处老师再通知保安室……”

我被这一串话吓到了,但并不惊奇。我完全能够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哎,拿作业也是一项繁杂的事项啊。”我笑着抱怨,但手上还是在拨号了。

“过五关斩六将”后,拿好东西出校门时,口罩简直湿得就像是在水里泡过。我真的忍受不住了,可又能怎样呢?我咬牙忍耐。

“同学,看你一直想摘口罩啊。是因为这一片戴久了难受吗?换个新的戴吧!”保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回首,他手里捏着一张纸巾,折叠的纸巾里面夹着一片口罩,向我这个方向递过来。

我赶忙去接口罩。我抽走了纸巾之间夹着的口罩,他就将剩余的纸叠好揣兜里去了。“谢谢啦,叔叔!”我换上新口罩,腿迈出了一半,嘴上说着。

当时保安叔叔的指尖与口罩间隔着纸巾,所以我手上这片口罩没有余温,但我知道,其实是有的。方才他还板着脸一字一顿告诉我进校规定,现今又贴心地递上口罩,难道不是这个抗疫时代最简单也最质朴的缩影吗?

我往家里走,环顾四周——戴口罩的行人,新出芽的植物,缓缓行驶的汽车——没有人高呼着说这特殊时期形势有多么紧张,但也没有人放任着私心违抗规定。我们所表现的,不正是那无声的万众一心吗?不正是人类之间无法分割的“一致”吗?也许这片天空下的我们并没有面对面,但每个人的心里都知道——

“我们始终肩并肩。”

\图  2021级(2)班 吴湘桐

除了文以言思,还可以画以述志,请欣赏八年级同学的两幅画稿,期待更多非文学社成员的投稿,文、画皆可。

2020级8班 杨斌琦

2020级10班 董涵

(/文学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